Jingshan, a city with Chinese tennis characteristics

中国网球特色城市 · 京山
京山探索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新路径
来源: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| 作者:余琴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01 | 138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今年9月,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网球决赛在京山开赛。这场国家级的网球盛会,汇聚了全国25个省区市和1个行业体协,共26支代表队近500名运动员、教练员参加。京山——“中国网球之乡”,这张靓丽的城市名片,被更多人知晓和喜爱。

  从1983年至今,网球运动在京山已走过38年的历史,全市网球运动参与者达10万余人,拥有标准网球场地300余片,是全国万人场地设施比和网球运动普及率最高的县级市,市民15分钟即可到达网球场。

  浓厚的群众网球氛围,让京山被授予唯一的“中国网球特色城市”称号。体育使城市充满活力,城市因体育勃发生机。近年来,京山大力培育网球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,网球运动已融入寻常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中,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。

  如何真正做大做强网球品牌?京山全力实现全民网球和竞技网球两条腿走路。

  30多年的推广普及,让以网球为代表的群众性文化体育运动如火如荼,成为群众生活的一种时尚追求。京山网球已拥有3万多注册会员,网球赛事一年四季都在开展,网球运动已悄然融入大众生活,上至古稀老人,下至孩童少年,男女老少在网球场挥拍打球。

  对此,京山专门研究出台《关于促进京山网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将网球运动发展融入“十四五”重点发展规划,统筹所有资源进行保障,举全市之力叫响网球品牌。2018年9月,由省体育局和京山市人民政府合办的湖北省网球学校正式开学,首开“省校县办”先河,拉开了全民网球和竞技网球同步发展的序幕。

  京山市委市政府高点定位,提出以网球学校为龙头,不断放大品牌效应,支持网球学校改革创新,着力打造“体教融合”特色品牌,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新路径。建校三年来,网校学生在全国性网球赛事中夺得金牌15枚、银牌9枚、铜牌11枚,在省级网球赛事中夺得金牌138枚、银牌105枚、铜牌116枚,金牌总数和奖牌总积分均位列湖北第一。先后有十余名学生入选国家少年网球预备队、湖北省网球专业队、湖北省网球三线集训队。

  资源共享、联合培养、无缝对接,这是省体育局与京山市政府共同集中优势资源的有效模式。省体育局在赛事引领、苗子选拔、训练指导、培养输送等方面给予倾斜,为培养梯队人才提供有力保障;京山市人民政府集中体育、教育、财政、编办等部门力量,抓好日常管理与运行,确保“体教融合”的改革创新模式接地气、能落地。多方合力,为新型体育特色学校的打造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  随着京山网球运动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,一批体育产业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。全运会前夕,京山国际网球中心惊艳揭幕亮相,成为本地新地标。场馆按照国际网球赛标准打造,并加入了现代智能化管理系统,赛事中心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,建筑高度为27.2米,共5400个坐席,在国内风雨网球场中规模位居第四,在地市一级中名列第一。

  与此同时,配套的综合体育馆、游泳馆等项目也纷至沓来。目前,京山网球特色小镇24个项目成功签约,合同引资总额达115.7亿元。作为全国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之一,京山大手笔布局,围绕“一轴两核四区一支撑”,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网球生活小城和国际运动休闲康养慢城,特色体育资源整合开发,文旅休闲产业联动发展,京山网球文章越做越大。

  征途漫漫,网球与京山结缘已久。京山必将抢抓机遇,大力发展网球事业,吸引越来越多网球爱好者到京山就读、培训、休闲、打网球,全力打造国际知名、国内一流的青少年、群众性、专业性网球名城。(全媒体记者 余琴)   责任编辑:王静